辞职在家的日子飞快的过着,不经意间又看见网络上又开始出现父亲节、 父亲、 感恩这些字眼,一下子明白又要到了男人的那个节日了——父亲节。
其实知道父亲节才是几年前的事情,以前的我并不知道父亲节这个节日,按现在网络流行的语言话来说,我真是OUT了。但是对父亲的感情却是与生俱来的,随时间而日益深重;和父亲最深的感情阶段应该是在父亲的白发渐渐增多了以后,尤其在那1年不见的时间里看见父亲突然变老的样子,那个时段对父亲的感情是最深的时候。
点燃一支烟慢慢的回味.......... 回味记忆中的父亲,回味曾经年轻的父亲,回味那个曾经为家庭打拼的父亲,回味昔日那些记忆中充满父爱的影像............
父亲出生在河北隆化县,四岁的时候跟着爷爷移民到北大荒,那时家里很苦, 父亲上学时,经常是走很远的路去上学,中专毕业后由于成分问题又没有分配工作,在农村做了十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父亲在1982年第一次落实政策后被重新分到镇上的工厂上班,由于有着中专文化的基础,很快从一名装卸工转做到生产统计的岗位上。后来随着第二次的落实政策,父亲被调入小镇的政府部门工作,成了一名公务员,这也算是他人生的第二次转折点。他时常念叨着说他非常 感谢邓,说没有邓的平反政策也就不会有他的两次人生转折,(虽说这转折来的晚了十年)宝贵的十年光景就在不甘心中无奈的度过...........
在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那时由于计划供应时代的影子还没有完全摆脱,造成民用生产物资匮乏,而同时刚刚在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的政策初期,农村家庭开始大小家庭分家,对生产物资大量需求的时候,我父亲为家庭开办了小镇上第一家农杂个体户,事实证明父亲的眼光很有前瞻性,有着商人的那种敏锐感。但是那个年代的个体户的地位等等还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父亲没有辞职,也就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人.........
记得小时候,我家居住在小镇的一条小河旁边,每到雨季来临的时候路上都会涨满了水,一天晚上父亲带我去看电影,要趟过那条涨水的小河,到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平时严厉的父亲把我背在背上趟过那条小河的情景,我趴在父亲的背上的时候感觉有一种感动,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我的心头,从那一刻起,我已经不在记恨父亲曾经对我的严厉,不在觉得父亲是那么的不近人情了;到现在我还觉得用任何华丽的词藻都无法来形容那时那刻的那种父子感情。
时光流逝,2002年春节前父亲从老家来杭州,要转路去广州和我们一起过春节。我去杭州火车站接他,在车站外看见了父亲,依旧穿着那件我在广东给他的格子衬衫外加黑色休闲棉外套,只是白发明显增多和体态已显老。
望着父亲,我的第一感觉是怎么才一年不见就变老了呢?那一刻真的好多感慨.........
后来逐渐的想明白了,不是父亲在一年中变老,是父亲在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日渐变得老态,是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日常并没有去留意父亲的身体变化,我们在平常的日子里又有多少人发现自己的父亲在一天天的衰老了?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才发现父亲变得苍老了,我们白天忙着自己的工作,晚上回家只是吃饭的时间和父母在一起,其余的时间都去忙自己的事情了,忽略了父亲,忽略了要我们去关爱的父亲。我们给父亲给父母的关爱太少了,少到都发现不了他们日渐变老的身体,少到都不知道何时白发添上了父亲的双鬓,少到..........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身为子女的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该多去看看老父亲的双鬓是否又添了一丝白发,是否又该添一件衣服了,不要忽略了他们的内心渴望,因为他们也渴望能跟上这个时代,多多去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多多照顾他们的身体,而不要等,不要去等哪一天有空了在去关心他们,不管你离得有多远,不管你有多忙,要时常记得去看看你的老父亲,因为最不能等的就是岁月,趁着父亲还健在,趁着时间还来得及,常回家看看那个爱你疼你的老父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