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指数】2017年8月《天涯贵州舆情指数》发布 最严禁酒令引关注
楼主 :天涯舆情
时间:2017-09-07 16:53:32
三、官方应对分析 1、贵州一事业单位招聘遭网友质疑报名一日涨千人
舆情概述:8月17日有网友称,贵州贵阳白云区事业单位招聘疑似在官网公布“假数据”诱导、欺骗考生报名缴费。据了解,贵阳白云区事业单位2017年公开招聘考试实行网上报名,报名费为每人100元,报名时间自2017年8月7日9时截至8月9日17时。报名期间,每日16时后“贵阳人力资源网”将公布各岗位报名成功人数供报名人员参考。而不少报名者都会在每日报名情况公布后,通过网站了解报名情况,再决定报考的职位。据贵阳市白云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官网查询发现,某岗位在9日截止日期公布的数据中显示,报名成功人数为25人,而16日公布的成功报名人数则显示为1082人。由于报考人数的巨大差别,引发网友的不满发帖,形成一定的网络关注。 官方应对:白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招聘监督的工作人员称,近几年为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增强招聘流程的公平性、公正性,该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实行网上报名。网站公布的报名数据来自系统统计,真实有效。出现报名人数差额较大的状况是由于多数考生对报名持观望态度,“很多考生心态问题,一直在观望,不拖到最后一刻不报名。”同时,由于存在考生填报资料出错的情况,招聘单位将审核时间延长至11日,故之前网站实时公布的数据并非截至最后时间的数据,“不存在以假数据骗报名费一事,报名数据真实有效,招聘流程规范”。 应对分析:公务员作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职业,与此相关的信息易成为敏感信息,受到媒体和网民的极大关注。而在此次舆情事件中,官方工作人性化的延长了报名审核时间,但却由于未有效与网民沟通,造成网民获知信息与真实信息不匹配,进而引发误解,并过度解读公务员招聘中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以及故意诱导、欺骗考生报名缴费的情况。但白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官方回应解答了网友的疑问,分析了在公务员考试报名中的现实情况,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同时因考生问题而延迟报名时间也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使网友能够信服,化解了此次舆情危机。 2、学生办助学贷款排到凌晨3点 教育局不会增加人手
舆情概述:8月18日,媒体报道称有学生为办理助学贷款,前后到黔西南教育局去了四天,因为排队人数众多,办理者不得不凌晨三点就等在教育局门口。因为等号人数众多,队伍从教育局门口排到了马路对面。并称这样的状况至少从8月9日起就已经存在。同时,媒体报道称,办理贷款的大多是家庭贫困的偏远乡镇的学子,来一次县城不容易,如果办理续贷手续还好,但办理首贷的同学必须是贷款学生和家长学生一起在现场,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更是成倍增加。 在报道中,记者称电话采访中黔西南教育局工作人员称“我们从早上7点多就开始办公,中午吃完饭2点之前就开始继续工作,下午6点才下班。周六周天都在办理助学贷款。”对学生在网上声称教育局办事效率缓慢很不理解。对于能否加派人手,多发放号码办理时,工作人员表示,引入的国家开发银行系统,人机配套,机器有限,增加人手也没用。另外,对于学生四天才能够办理完成的情况,工作人员表示,可能与学生自己证件没一次性带齐,耽搁了办理进程有一定关系。 官方应对:贵州省黔西县教育局19日回应称:网上报道片面,工作人员没有这样说。 贵州省教育厅表示将采取如下措施应对黔西助学贷款受理高峰:一是增派人手、新设窗口和贷款办理点,工作人员已经增至19人,在教育局内分设两个办理点;二是加购4套设备,预计周一投入使用,新增一条专用高速光纤,保障网络传输;三是教育局大院内禁止停放任何车辆,增加遮阳棚、风扇、饮水机等设备,防止家长学生中暑;四是在县直学校临时抽调8名教师作为志愿者,经培训后在现场为家长学生答疑解惑,维持秩序;五是错峰预约,采用预约方式开展受理;六是周末加班,资助中心老师放弃双休日办理业务,确保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应贷尽贷”。 应对点评:在此次舆情事件中的主体是大学生群体,他们能够熟练使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也有较多的沟通渠道,所以在事件发生后,很快有传统媒体介入调查传播。这也就造成了媒体所称基层工作人员的“官方回应”与正式的官方回应不同。在媒体报道中,黔西县教育局基层工作人员对“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困难”称解决有困难,虽然后来被贵州省黔西县教育局正式回应否定,但媒体报道的说法也被认为是现实的工作环境导致,能够被媒体和网友的谅解。 贵州省教育厅正式的官方回应中,面对黔西南教育局面临的情况,采取了六条有针对性的措施,能够有效解决当地面临的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困难的情况,维护了教育部门的正面形象,扭转了媒体和网友的负面印象,使此次舆情事件转危为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