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京东10年钻石级老用户,一直以来几乎都选择在京东购买商品,每年至少有十多万,而今,我却在京东买到假货,并真实体验了一场狗血维权经历。
一、购买LG电视
2019年5月29日,在京东商城“潮电电器专营店”购买了一台LG电视,售价12288元,由于之前大件产品都是在京东自营店购买,所以本次特意跟商家客服确认是否是LG正品是否是韩国LG 电视,商家客服表示都是正品。同时跟京东客服也确认了,京东客服表示京东商城对第三方商家商品也保证是正品,我完成了下单。

二、收到LGDS电视
2019年6月4日,收到商品,当场验收,发现我买的LG电视成了LGDS电视,那两个DS字母还比LG小一倍,整个包装包括说明书不再有任何LG的信息。这是LG电视吗?跟预约安装的LG售后确认,对方表示这非LG产品,给我拒绝安装了,并出具了厂家售后报告单。

三、申诉失败
当时立即跟京东反映问题,并发起交易纠纷单,心想,这么明目张胆的山寨货,京东肯定会很重视并加急处理,奈何,没有,从发现假货到6月13日,一直都是我们撵着客服问进展。每一次我们都重复一遍问题每一次我们都耐心解释情况每一次我们都听到的是无数遍机械化的道歉加升级处理然后结束挂机。
6月11日上午,终于等到了京东方面的申诉答复,申诉结论为:
1、商家品牌资质有瑕疵,属于“品牌错挂”;
2、客服不懂业务;
3、规格参数写LG是因为没有LGDS的选项;
4、扣商家50分;
5、下架所有有问题商品;
6、给申请了3600元京券。
显然,这个结论完全不在我的预想范围,如果明显的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叫“瑕疵”?没有品牌选项就可以选个相近的?LG同意你们这么干吗?客服不懂业务就可以胡说八道?难道小偷偷东西被抓可以说自己进错家门了?强奸犯强奸被抓可以说自己认错老婆了?客服不就是代表商家吗?所有卖假货的最后都让客服背锅?商家客服不是代表商家的?
对此迟来的结论,我完全难以接受。
顺便晒晒自己的申诉通话记录,统计了一下,20个通话记录,我作为主叫的有18个:

四、启动维权
至此,我已经知道通过京东解决这个问题已经不可能了,我开始了自救。
首先,跟京东明确表示我不认可这个结论,我的诉求就是让京东承认这是假货,同时按照京东承诺的“假一赔十”。
接着,查询相关资料,对该假冒电视的厂家“广州巧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查,终于发现了中国这家神奇公司的存在。

别说,这家公司也知道明着冒牌是违法的,于是注册申请了一堆奇葩商标,我也不知道商标局是怎么给这些商标审核通过的,大家感受一下:

一堆冒牌商标中还真有LGDS,而且是注册商标。嗯,京东说售假商家是有资质的,可能就是这个吧。商标局要知道商家使用的时候把DS缩小到一倍估计也是要气吐血的。
广州巧卓公司注册的LGDS商标是这样的:

实际使用的时候是这样的:

显然,广州巧卓公司实际使用的商标跟注册商标根本不一致,其目的很明显,就是恶意注册以达到傍名牌的目的,而京东对此却完全无视!
另调查发现,该公司在成立两年的时间内已经因生产冒牌产品涉诉多起,多次跟京东提起,京东继续无视!
然后,跟商家继续沟通,期间商家加微信,表示承认责任但是无力赔偿,让我找京东解决,并表示假货上架也是京东审核通过的,京东也有责任,商家表示自己也会起诉京东。估计京东也没有想到自己一心袒护的商家会如此倒打一耙吧。
6月12日,打12315向北京消协投诉,如实反映情况,请求介入,消协很认真记录并对此表示震惊。打北京工商局亦庄分局投诉,对方表示接到消协转入案件后会及时处理。
在此,要感谢好友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翟振锋律师的鼎力支持,她在处理此类事件上比我更有经验,第一时间草拟律师函发至商家及京东,并着手整理相关证据准备后续的起诉。
后续
1、我依然持续跟京东沟通,京东依然持续给我道歉升级处理让耐心等待,呵呵……
2、截止6月13日上午10点44分,该假冒产品依然未下架,产品规格参数依然是LG……
3、就在刚才,京东给我电话,感觉是级别比较高的客服(我是从他不友善的语气中判断的),几乎以质问的语气问我,我诉求中的“假一赔十”的依据是什么?一再跟我强调这个不是假货,半威胁的语气告诉我如果我坚持认为是假货那就没有谈的必要了,并有意引导我认定这是商家宣传误导,连欺诈都算不上,最后再告诉我让我等待48小时,呵呵……
我想:
京东很忙,忙着过几天的618年中大促,当年“六六事件”中徐雷总成立的“客户卓越体验部”估计八成也是去忙着618大促了……
作为一个小小的消费者,也只能一次次通过电话让京东的客服专员给我一次次承诺升级处理……
作为一个律师,在自己权益受到侵害之时,也只能拿起最后的救济手段,通过诉讼解决问题……
也许,我也可以选择卸载京东APP,选择天猫淘宝……但是,如果我在天猫淘宝遇到同样的问题呢,我又该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