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概述
近日,关于三亚市崖州区某中学校园欺凌事件的视频在网上热传。
3月22日中午,三亚市崖州区崖城中学在学生宿舍发生一起欺凌事件。在该校学生宿舍305号房,七年级11班学生符某与七年级8班学生黄某发生口角产生矛盾,符某便动手打了黄某,同宿舍的符明某也参与打人。在打人过程中,没有同学出面劝阻。被打者黄某因害怕再次被打便不敢告诉家长和老师,导致学校和家长不能第一时间知道学生被打的情况。

事件传出后,三亚市崖州区教科局结合网上视频,迅速对该事件展开了深入调查。查实后,学校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长到校协助处理。据了解,涉事学校协同打人学生家长对被打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安抚,并责成打人学生家长陪同被打的学生前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对被打学生进行治疗。同时,安排心理老师对被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此外,打人学生当面向被打学生进行道歉,保证以后不再发生此类行为,并赔偿相应损失。涉事学校、区教科局和公安分局对打人学生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依照校规对其进行处分,同时要求其家长要尽监管责任,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教育力度。
二、深度观察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接连发生,其严重程度令人震惊。为此,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于近日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花季少年对同学暴力相向?据相关调查,校园欺凌案件的主要诱因仅仅是因碰撞、口角、玩笑,甚至一个眼神等偶发、微小事件引起的纠纷。

事例1、临高15岁少女遭群殴被扒光
2016年1月16日,1名少女被3名女生群殴,还遭扒光上衣的视频在网络爆出。据视频显示,当天群殴现场,还有很多穿着校服的学生围观,拿着手机录像的人员还不停地发出嬉笑声。期间,有3名带着口罩的女生拽着她的头发,猛扇狂踢受害女生数十次。打人女子还叫嚣:“再嚣张一下,打死你……”在视频结束前,打人的几名女生甚至还将受害女学生的衣服扒光,上身一丝不挂,而下身只剩下一条内裤,但打人女生还不肯罢休,多次试图强行脱下女孩的内裤。网警通过侦查,查到这起打人案件发生在临高县东英镇的一村口路段,受害女生年仅15岁。

事例2、海口一中职学校半学期两起风波
2016年5月10日,海南某民办中职学院副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校园欺凌事件确有发生,春节后的半学期内,该校就发生了两起打斗事件。
“其中一起为抢红包风波,学生在微信群里抢红包,其中一名学生没抢到,说了一句不好听的话,另一名学生就骂,言语争执几句,还叫来其他学生,一场校园欺凌事件眼看就要发生,还好被老师及时发现制止了。”据介绍,另一起已实施的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在学生寝室,休息时间有同学讲话影响到其他同学,被影响的同学表示不满,发生争执并动手,其中一名学生眼角被打破皮,并有一根手指受伤流血。后经过学校老师介入协调,两方道歉重归于好。该校还为此专门对学生进行了道德教育。

事例3、琼海长坡中学3天内2起学生打人事件
5月20日上午9时课间时间,初一年级学生小青因怀疑同班女同学艳艳(化名)对她不满,朝她翻白眼,便和5名女生强行把艳艳带到教学楼三楼女卫生间,对艳艳连扇耳光并推搡。事情发生后约10分钟,班主任王老师接到学生报告打架,立即通知学生处。学生处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通知双方家长前来学校协助处理。

另一打人事件发生于5月18日晚第一节晚自修下课后课间时间(晚上8时),被打学生是初一年级学生小苏(化名)。打人学生是初一年级小青(化名)等5人,包括小青在内一共有三人也参与了5月20日的打人事件。
当晚,小青因被误会错拿了隔壁班同学小苏的指甲油而恼羞成怒,和其他4位女同学一起把小苏带到女厕所进行质询和扇巴掌。小苏被打后,因惧怕没有及时报告给老师及学校,回家后也没能及时跟家长反映,以致视频流出后,学校5月20日才知晓相关情况。

校园欺凌一般多发生在高中、初中和小学,早在几十年前就有,近些年由于网络不断发展,媒体信息日渐平民化、草根化,有不少人喜欢上传社会事情,上传者多了起来,所以大家网上发现的线索就多了起来。而在原来网络媒体不发达的时候,校园暴力欺凌事件发生的更多更普遍。
近些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许多学校重视知识教育,轻视法制与规则教育,忽视生命、尊重与心理教育,由于很多国家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的痛苦。在欺凌过程中,欺凌者会对受害者构成身体上的伤害,而更为严重的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健康成长,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三、网友评论
1、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质疑
天涯网友“zpw750803”: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未成年人纵容法”。
天涯网友“美酒人自醉”:道歉有用吗?小混混现在都知道《未成人保护法》!
2、要求学校严格管理、深度处理
天涯网友“935691352”:学校应该加大管理力度,阻止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3、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管理不满
天涯网友“书痴子”: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育管理部门也非常可恶可恨,平时疏于管理,到事情发生并曝光了,首先想到的不是亡羊补牢,真正引起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杜绝此类现象,避免再有学生被欺凌,而是首先想到自己的名声和官位、前程,千方百计遮掩甚至撒谎,采用不正当手段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天涯网友“圆阅”:而且善于摧却责任,学生住校、学校买领导平时干嘛去了,发生事了还好意思说学生没有告诉呢,明明是那两个兔崽子逼着被打学生给钱,写成是借碗不给,说人家小气就打,可见出事了校方领导专门出来包庇,这种教育怎么能把学生教育好呢?
4、学习国外类似事件处理经验
天涯网友“631586232”:看到那个微信视频被打的那个学生好可怜哦,都是往头上打,希望国家对未成人校园这样的事学学美国一样,杀一儆百。
四、舆情点评
现在,很多网友都会质疑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认为这个法律是不是对有意识犯罪的未成年人过于保护了?
其实这个想法是错的。“保护”未成年罪犯的并不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而是《刑法》。

而未涉及生命的一般性校园暴力事件,我们都用不上这部国家“重典”。更多的是从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和同学等多方面来解决校园欺凌暴力事件。
去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针对如何应对校园暴力事件国家出台四大措施整治校园暴力。
分别是:加强各方面教育;建立规范性规章制度;完善校园管理体制;第一时间及时妥善处置事件。
要真正减少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不仅仅需要国家完善监管机制,管制具有暴力元素的书籍和影片的流通,让中小学生在性格形成时期尽量不要接触这些暴力因子;更需要学生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个人行为形象,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同时,社会和学校都应当有及时的处理机制和硬性的惩戒机制,让犯错的孩子接受处罚反省错误,让受害者得到公平的处理,同时也能明白施暴是错误,会受到惩罚,以切断受害者仇恨心理,防止以后以暴制暴。
海南舆情日报由天涯舆情中心出品,根植于海南版块,汇集民生新闻、深挖热点话题、精炼事件分析。致力于提供贴近民生、反映民意、包容民心的海南本土舆情。
栏目策划:天涯舆情中心 本期责编:马驰 微信公众号:tyyq2012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天涯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