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晚,一个名为“新娘跟妆莹子”的ID在某论坛发表了一篇帖文,并转发至其同名新浪微博中,同时@ 了萧山当地网络新闻媒体。

从关注度走势图分析,该微博并没有引起什么影响。直到3月3日上午,杭州媒体刊发了该新闻,并引发腾讯等网站转载。再加之新浪微博用户“李铁根”通过截取部分内容进行话题引导,引发热点。此后虽然有媒体找出完整照片辟谣,指出营销号微博断章取义,更有学者支持该教材,表示其符合性教育理念。5日,校方仍决定收回此书。

3月4日,当事人“新娘跟妆莹子”发表长微博对此事进行说明。

该微博内容被网友一致声讨。
DONGLINGYAOGENJI:不读阴茎读鸡巴? 不说阴道说逼? 经过严审的教材,阴茎,阴道这些字,有何不妥?性教育这种事,唯有大大方方的教育,才能不显龌龊。教育读物,何来“尺度”之说?从你微博发言来看如果学校不发这书,你不会对孩子性教育。性不是耻辱污秽,性教育更是必须的。不要用你肮脏的视角来看孩子的性教育读物。
竹间OMAIKO:你这长篇大论的和你一开始发的质疑这本教材本身的言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你本身要质疑学校只发书本不教育不通知家长,却跑到网上抨击这本书的编写,这逻辑挨怼太正常了,与其后面反复补充解释为什么不学会从一开始说说清楚重点。
IamTanghuiying:教材就是用来教的,作为家长就算被问到“茎”字该怎么读是应该正确去引导孩子而不是质疑教材这么编对不对。中国的性教育太匮乏,与家长也有很大关系。
天啊都被占用了:本来看了你的图我也觉得尺度够大,后来网上一搜才知道,你最后一张图是怎么回事,明明是很正面的内容,教育孩子保护隐私,你故意拍下一半哗众取宠怎么说!
3月6日,微博用户“浪里赤条小粗林”发表微博痛斥家长思维落后和营销号的恶意传播。该条微博到目前为止,转发、评论和点赞都已经超过12万余次。

无独有偶,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汤素兰呼吁: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我支持公开性侵儿童犯罪人员的前科信息,并且制定法律法规,让其不能从事易于接触孩子的行业。再一次将性教育话题推向热点。

天涯网友“ty_北方糙汉子”认为: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观念让我们在提到性这个话题时,唯一的做法就是退避三舍,成年人如是,更不要提小孩子,但是,就是由于这些避之不谈的思想,这些像躲避毒蛇一样躲避这个问题的思想,让我国,有多少儿童遭受到难堪的待遇?我们每天都在嘲笑什么00后当妈了,什么最小新娘了,但是我们有没有反思过正是因为这些知识的缺失,让她们从来都不懂怎么安全避孕,让她们对于两性有一种好奇感,才会有这样的新闻出现。我不知道这本读物到底错在了哪里,真的不知道它教小孩子去保护自己有什么错,在一些连孩子都不知道那样做有什么不对的时候,这本读物站出来帮你们去解决这个问题,告诉你们的孩子性知识其实和其他的科学知识一样,阴茎、阴道、子宫等生殖器官很重要,一定要保护好。这样一本读物,难道不应该被尊重吗?还是说那些本来应该被知道的知识脏了你的眼,那些本来应该被保护的器官污了你的心?
今日头条自媒体“沉哥调侃”评论道:口口声声爱孩子,如果没有上好性教育这一课,怎能算上好父母?我们一谈到性,会自觉变成双面派,官面上,视性为洪水猛兽;私下里,却时兴性开放。于是避孕套广告少见、人流广告满天飞;出轨成了常态,婚姻却成了儿戏。禁欲的时代里,性是阴暗、羞耻的代名词,平常说一个无知会被认为是辱骂,但对于性的无知会被很多人当作骄傲的资本。
李银河曾说过:我国现代社会不乏大方谈性,但是却很少人正确谈性。大学生连自己青春期发育特征都不了解,你还指望他们会戴避孕套吗?
而反观国外,在荷兰,孩子们4岁开始接受8年的义务制教育,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形成身体意识。美国不同的州对儿童性教育的规定不同。芝加哥公立学校要求,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每年至少花要300分钟进行性教育,五到十二年级的学生则增加到600分钟。与之相补充的,是卡通版的儿童性教育读本。英国法律规定,必须对5岁的儿童开始进行强制性的性教育。根据“国家必修课程”的具体规定,英国所有公立中小学都将学生按不同年龄层次划分为4个阶段来进行不同内容的性教育。日本的性教育是通过三个渠道进行的。第一是文部省指数的教育系统。第二是民间团体,其中开展活动较早的是日本性教育协会;第三是学术团体研究活动。泰国1995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性教育活动使21岁男性的性病感染率比4年前下降了一半,艾滋病感染率减少了三分之一。
性从“心”,不管是物性还是人性,皆由内而发,性由心生,故“心”“生”为“性”。因此,不管家长如何搪塞拖延,也改变不了作为人而天然存在的本性。无论是性教育读本,亦或是人大代表的呼吁,虽然彰显着社会和法治的进步,但是也经受着中国人传统思维的堵截。真的是性教育课本太污吗?或许正如同鲁迅曾说的那样: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 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本期责编:王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天涯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