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大小酒店(不是住宿的,是飲酒的),多有一塊書法大家(或小家)書寫的店招(或木牌),文曰“太白遺風”。想自古迄今,天南海北,酒人多矣,為什麼酒店多選李白先生做他們的祖師爺?
這或和杜甫大詩人的“炒作”有關。杜甫有《飲中八仙歌》,點了八位大仙的名。其中李白大仙列名第六,比賀知章低了五位。但是賀大仙只得兩句,而李白大仙卻獨得四句(其他各位或得二句或得三句,都比不上李大仙的獨得四句)。這四句,“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特別是其中 “酒家眠” 三字遺風,很值得今日酒人繼承發揚:當你開車去飲酒,酒醉之後,就別開車回去,就在酒家眠一眠,這樣除了自己安全,不會被記分扣證,不會被刑事拘留,還會減少多少車輪下的怨鬼,幫保險業節省多少賠付款啊。賀知章他喝酒會“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李白他一“酒家眠”就不會有這種危險了。這遺風,當然是值得喝酒的客人記取的。
李白本人長詩《將進酒》,當屬酒仙的經典之作。其中名句“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則更是太白遺風中的又一個要點,是告訴我們,吃酒要化自己的錢,沒有錢,就拿出家裏的東西去換。太白遺風,就是不可以用公款去喝酒!不可以用公款去請客吃酒!這當然也更值得今日酒人繼承發揚了。
今日酒人,喝酒莫忘太白遺風!
附錄杜甫《飲中八仙歌》:“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貴費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