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感言
大陆的教师节是九月十日,而台湾,则以九月二十八日孔夫子的诞辰为教师节。三十多年前,钱宾四先生在台湾《中央日报》写过一篇教师节感言。这篇感言,后来收入《文化与教育》(全集之第四十一册)。
先生这篇感言,先从“天地君亲师”说起,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群有三尊,就是父、君、师。“而师可兼君父之尊,君父则不得兼师之尊。”教师是最受尊重的了。故师道之在中国文化中,有其特殊地位,并世其他民族难相比论。
后面谈到现实社会,时代变,文化传统亦随而变。过去的师道,也日趋沦丧了。父母也没有特殊的可尊可亲的地位,做一个政治领袖,除了法律赋与的一定权力,也没有特殊的可尊可亲的意义。“君父尚然,师又何论”。
钱先生所说台湾三十年前的社会风气,或许和现在大陆也有些相似。所以钱先生在感言里的下面一段,或许更值得今天教师借鉴。
钱先生说:“然则在当前之社会,何以尚有人愿留学校作一师?除其人自承无能外,则尚有孔子从吾所好一语或可为之解嘲。余毕生执教鞭六十九年,只在讲台上觅得一啖饭地,觉日常与学生为伍,亦有可乐。孔子自言,学不厌,教不倦,周濂溪教二程寻孔颜乐处,颜子有孔子为师,所乐唯在学。孔子则终身兼乐学与教。余亦愿从学与教上来寻孔颜乐处。”反观国中,以教育事业为吾所好而敬业,而乐业的教师是有很多的;而不愿留学校做一师的也有,留学校为师而怨声不绝的也有。则在教师节向全社会宣传尊师敬师的同时,在教师中多宣传一些“日常与学生为伍亦有可乐”的精神也是很必要的。正如钱先生所说“凡在国内学校当教师者,皆不得不增其一分自信自重之心情 。而凡吾国人亦不得不对当前学校教师益增其一分尊之亲之之心情。”
教师节虽然不是在孔子的诞辰,纪念教师节,也纪念孔子宣传孔子,应当也是合适的,是应有的题中之 意。
(附贴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