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如果斗不过通天教主,那该怎么办?
在演义小说《封神演义》中,阐教和截教是对立的两大教派,阐教代表正义,截教代表邪恶。
阐教身处战斗第一线的姜子牙,每逢斗不过对立面时,总要搬来高层人物参与对决。截教也是如此。这样双方一层一层地搬来后台,最后请出了两个通天人物——阐教教主元始天尊和截教的祖师爷通天教主,一场重量级的对决开始了。
惊天动地对决的结果,元始天尊打败了通天教主,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
我想:元始天尊如果斗不过通天教主,那该怎么办?
同样,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取经集团和妖怪集团也是对立的两大阵营,孙悟空每每斗不过妖怪时,差不多都要搬来观音菩萨,只要这个不男不女的观音菩萨一掺乎,总能逢凶化吉,大获全胜。
我又想:如果观音菩萨斗不过妖怪,那该怎么办?
在如今的反腐败小说中,往往也有这样的设计:腐朽势力欲置正面人物于死地,关键时刻总有一个举足轻重的清官出现,从而一言九鼎,柳暗花明。
我再次想:如果关键时刻站出来的 是成克杰、陈希同之流,那又该怎么办?
这些作品都有一个一脉相承的套路:正义必然战胜邪恶,设定终极统治者都是清官,把错综复杂的世界简单化、概念化。一旦抽去假设,鸿篇巨制顷刻间就会土崩瓦解。
文艺作品尽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决不是生活的照搬。现实生活是复杂的,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正义未必总能战胜邪恶。例如信访局长反而走向上访之路,实名举报假拘留证的灵寿县公安局法制科科长张文慧被免职;例如六十年代全国饿死若干万人,张志新被割断喉管惨遭虐杀……
追本溯源,这些恶果都是清官政治的反映,是人治的必然结果。遗憾的是,这些腐朽观念仍然在神州大地蔓延着。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每逢遇到关键问题都要来一场全民公决,体现人民的意志,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而不是靠虚无缥缈的清官政治。在这一点上,我坚信外国的月亮就是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