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7日下午才收到文锦老师的【没有比书房更好的去处】一书的,这是新年第一份礼物,书一直是我长期以来最希望得到的礼物。
其实,文锦老师的书是去年寄出的,经历前后差不多两年的时间,让我在期盼中度过了新年元旦,可是却一直没有在第一时间见到书籍所在。直到7日上午经与水意联系,文锦老师告诉我,其实早在4日书就已经让人签收了。经过与快递公司、物业管理和具体经办人员联系,终于在下午找到了。当时真的很开心,在第一时间便打开翻阅起来。
这几天工作之余,一直在翻阅着文锦老师的文章,想透过其字里行间触摸一些生活的风采与文字写作的奥妙,却也在其中看到了我这些年来的生活中的一些投影。
或许,我们都是天涯同行人的缘故吧。
文锦老师说,除了必要的物质生活,人是需要精神生活的东西的。他说他的这方面的具体体现是:一是读书、买书、藏书;二是侍弄花鸟鱼虫;三是外出旅行。
读到此,我不禁击案而起,在心中大叫:然。
最近这几天一直在整理这些年写过的文字,发现除了一些杂七杂八外,我的那些不入流的字中,大概也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草喃花语,二为天涯行旅,三是书海拾零,倒是与文锦老师的所说精神生活的追求有着相通之处。只是我与文锦老师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我的那些花草,虽日常也养护一些,但文字中所说都是关于旷野里生长的花草树木,我只是配合拍摄的照片作一些呻吟一番而已;而行旅是这许多年匆匆而过的掠影,只能说是这些年我去过的一些地方记录;最让我汗颜的是书,我的书房近年好像慢慢变成了杂物房,藏书也不多,虽然这些年看了点书,但现阶段以电子版的书籍为主,买书藏书已经变少了。而且,我现在只是说自己看书,而不敢说自己是在读书,因为这一字之差,在我看来还是有着不同的意味的。
看文锦老师的文章,对我很有启发。我们在文字风格上有所差异,但感觉文锦老师是位很勤勉的作家,而我已经不动文字久矣。这除了惰性外,大概还与敏感性有关,现在的我越来越觉得“空”的自性在影响着我,便如他人所言,正在经历着“从动物到植物”的过程。
好在有书,不写字可以,不看不行,最好是读。
谢谢文锦老师的书,谢谢文锦老师。
借此机会,也感谢水意,感谢各位涯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