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这个名字,在世界美术史上,是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
我觉得,以闲散的心情读梵高,也许更能触摸到真实的梵高。
他就是那么一个人:一个高颧骨的、清瘦的、粗线条的汉子,做什么都不成,也许什么都想做,整天背着画夹,在法国的田野上转悠,画呀画的。然后几乎一幅画都卖不出去,衣食窘迫,靠弟弟提奥接济,然后就疯了,然后就死了。
想不到在他死后四十年,被一个叫欧文斯通的美国传记作家发现了,然后就出名了,然后他的“向日葵”就卖到了上亿美金的天价。
读梵高,我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心里只觉得凉凉的、酸酸的。他没什么伟大的,他和你我都一样,为生活挣扎着。要说他的成功、要说他的可爱之处,除了与生俱来的对艺术的极度敏感外,恐怕就是坚持。他在世界上已经无路可走,只有靠一支画笔做拐杖,歪歪斜斜地走了37年。
我在我的斗室里,望着我搜集的一些廉价的画和我残缺不全的涂鸦,点一支烟,只觉得,夜是这么的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