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母亲摘芦叶》
五月初五,祭屈原,千家万户包粽子。
我儿时,每当这个春夏的季节,我就会跟随母亲去摘芦叶。
我常见得每一年的一天,晨露间阳光和熙,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摇摆。青青的叶片我轻轻地摘到手,母亲看了我熟练的小手总是微笑低头。
我摘叶时,还见到清淸的水面上,还有不少小鱼在自由自然地游动,它们好象没有看到我们,我摘叶时很小心的尽量不惊动它们,人与鱼在生活中各有自已自由空间。河边青蛙叫声阵阵,它们好象在欢迎我们的来到,时而有小鸟在芦苇丛中突然飞出,我可能惊吓了它们。
初升的太阳和云朵在天上飘动,它们不管我们的劳作,也不会知道人间有什么祭典。但它们对我们的劳作好象很友好,晨光透綠了芦叶的光泽,白云带来了我晨时的童年遐想...
我在不远处,看着母亲熟练地摘芦叶。我想,这不是一幅活生生的农家人物芦苇图吗?多么美丽动人呀!这与我家里挂的一幅年画差不多,不过我母亲要比画上的那个母亲要壮实漂亮,而且更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对生活的想往。
母亲突然喊我要挑大叶摘,还说小一些的芦叶留着!过几天的一个傍晚时分,我和几个小同学溜进那个芦塘边,我看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那个芦塘边摘芦叶,还发出了阵阵喜笑声和叫喊声,一片忙碌和谐的景象,我见了好欣慰和愉快。
噢!我明白了我母亲的胸怀,小芦叶长大后是留给他人摘的,他们虽然与我家沒有往来,但互相间都在播种淳朴的种子和温情的情感。芦塘常绿,乡间人情常青。
五月初五的粽子特别好吃,因为在青青的棕叶上,留下了我随母亲劳动的影子,更留下了母亲在乡间的气度和醇厚的乡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