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红枣树
春天刚露头,熬过冬天的孩子们便急切地盼着脱去捂了一冬的厚重棉袄,換上夾衣。这时,我太太(奶奶)便说:“不要脱,不要脱,天时还不稳,得了春瘟可麻烦”。然后,她指着门前的枣树,接着说:“看见没有,什么时候枣树发芽了,天时才算定住,才能脱衣服”。于是,我们盼着枣树发芽。
枣树是我家的象征,也是我家历史的见证。不知从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是谁,把第一棵枣树带到我家反正听我太太说,很多棵老树是自打她小时候就有了。
枣树的传宗接代,不用种也不用栽。凡是老树根所到之处,春天来临,地面上都有可能裂开缝隙,从里面钻出小芽,长出一丛丛小树。这时的小树翠绿的枝条,嫩绿的叶子,和它们祖辈一样,枝条上长着成双成对的小刺。那些刺是綠色的,柔软的。儿时的我们常常折下分杈的那个部位,拇指和食指掐着相对的刺,用嘴一吹,这个杈就会像风車一样在手指间转动。孩子们在一起比赛,看谁的转得时间长,熬是开心。
一丛丛树苗长得很快,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儿。特别一场春雨后,嫩嫩的叶子上挂满了水珠,天一放睛,株株小苗像出征的武士精神百倍,它们在春风中抖掉叶片上碎银子般的水珠,可劲地往上长。过一段时间后,太太便叫我们用斧子把一些矮小的不成气候的技条齐根砍掉,留下它们中的佼佼者,待到来年便长成了一棵小树。随着岁月的推移,一棵棵枣树占滿了我家的前后院。
树苗儿长了二、三年后,就不像小时那样可爱了。树皮开始变得粗糙、褶皱,刺儿也变得尖硬、挺实,我们便不敢轻易去折它,以免造成皮肉之苦。
当柳树、杨树、榆树……差不多所有树叶都从黄綠变成翠绿的时候,枣树枝上才会不慌不忙地萌出小芽,长出叶梗,在叶梗上交错着椭圆形的叶子。长大后在叶瓣和梗的夹缝中开出黄绿色的五瓣小碎花。一股枣花的清香便会弥散在我家院子的各个角落。清风袭来,陣陣花香沁人心脾。日上竿头,便会看到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它们这儿停一停,那儿站一站,为枣花儿传播着花粉。当然,它们的任务是采蜜。
随着花期的结束,小黄花儿开始凋谢,在花柄下会慢慢萌出一个圆圆的小豆豆,这就是未来的果实。花儿落下的那些日子,每天清晨整个院子里会铺满一层淡黄的枣花,远远望去极像碎花编织的地毯,美丽极了。母亲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扫院子,扫起的枣花儿能有几簸箕。我们便在后院挖个坑,把花儿倒入再浇上水,上面盖上土,让它们入土化泥了。
一颗绿豆大小的青枣儿,长成硕大的红枣要几经磨难。它们要经得住夏日里狂风的袭击;要挺得住暴雨的摔打;还要经受得住偶有冰雹的砍杀。历经考验的果实在风雨中慢慢长大。
俗话说“七月十五枣儿红圈”。进入秋天,青枣儿开始从蒂把上泛起一小片红晕,很像少女脸蛋上搽的红胭脂,红里透着綠,绿里泛着黃。红晕一圈儿圈儿往上长,直到整个枣儿从上到下变得鲜红、紫红。常言道“旱枣儿涝梨”,遇到旱年,风又不大,枣儿可就丰收啦!那时一个叶枝上可以挂五、六个大枣,树的顶尖上得风得光,结的更多,滴里嘟噜如葡萄一样压弯了树枝。棵棵枣树像戴了一顶翡翠上镶嵌着红玛瑙的美丽桂冠,随风摇曳。
“八月十五枣上杆”。中秋节过后,孩子们拿着小板蹬坐在枣树下,七嘴八舌的嚷着打枣的事。打枣儿是项大工程,也是全家的趣事,日子得由一家之主太太定。她要选一个孩子们休息,爹爹(姑姑、叔叔)回家的日子,总之是人越多越好。我太太说,人多好办事,图的是热闹和喜庆,当然也是让全家都能吃上可口的鲜枣儿。
开打的头几天,先要准备一根长长的结实的竹杆儿。打枣儿的那天,全家人都起得很早,就连平日最爱睡懒觉的孩子们,只要听到大人的一声吆喝:“打枣儿啦!打枣儿啦!”一个个麻利地从床上轱辘起来,边揉眼睛边往外跑。先起来的大人们己用凉席、油毡等物将有砖头瓦块的地面铺好。因为我家的红枣又脆又甜,皮薄肉厚核小,且极少有生虫。枣儿落在沙地上,沙粒会硌到里面去,如遇到石块,轻则摔出裂纹,重则摔成两半。准备工作就绪后,强壮的男人们便抡起竹杆“有枣儿一杆子,没枣儿一杆子”的打了起来。女人和孩子们在地面拣。头顶上的枣儿像蹦豆一样落下,砸在我们的头上、身上,大家兴奋的喊声,叫声,笑声连成一片。我们拿出家中所有能装枣的容器,大盆、小盆、水桶和布袋都装满了枣儿。每个人都挑选又大又红的往嘴里送,边吃边说:“真甜!真甜!”只有我太太不能吃,因为她满嘴没有一颗牙。
打枣儿战斗结束后,开始分枣儿。街坊四邻来帮忙的每人拿走一袋子,没有人来的左邻右舍,太太叫我们孩子挨家派送。送到哪家大妈、大婶都高兴得合不拢咀。送完街坊邻居再送远处親戚。于是东城的姨太太家,西城的姑爹家一通跑。得到了一片赞誉。最后虽然所剩无几,但我们全家都心滿意足。
红枣树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更重要的是给我家的四邻八舍,親朋好友带来了人间的温暖与親情。
作于1998年5月。
亲爱的朋友:您好!
您到小说家园投稿,是我们的荣幸!您的佳作,为版块增辉,为版块增色,活跃和繁荣了小说家园。在此,我们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了更好地交流创作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也为了您的作品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我们需要版友间的互动。
广交朋友,您的路子会越走越宽;多看看别人的作品,也是自己学习的好机会。记得推荐小说家园给您的朋友!
背景编辑:半觚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