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夏家此时也开始走下坡路----“如今大爷也没了,只有老奶奶带着一个亲生的姑娘过活,也并没有哥儿兄弟,可惜他竟一门尽绝了”。寡母独女,这在雪芹的时代,估计是毁灭性的。故夏家急需一个女婿,撑起这片家业。BUT,为什么是薛蟠?原因有这么几个。首先,即使是皇商,商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也是不高的,真正的公候之家是难以入眼的。以夏家之壕,又难以下嫁。因此,薛蟠求亲简直就是渴睡有人送枕头----老人家的儿子,两家互相知根底,且又“门当户对”。因此,虽然财富并不在同一个水平之上,夏家和薛家却同扯了“门当户对”这块遮羞布。其次,薛蟠长房长子,只有一妹,夏金桂将来顺理成章就是当家少奶奶,不仅能继续管理夏家的财富,也可管理薛家的那一份。第三,夏金桂闺誉不佳,“这夏金桂少时丧父,又无兄弟姊妹,老娘一味娇纵,未免就酿成了一副 自己尊若菩萨,他人秽如粪土;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雷霆之性”。这样的名声性情,薛家不知(或者是即便知道了也顾不得),而其他娶亲却未必如此张忙。第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甚至是决定性的一点:薛家与贾府有亲,即与贾妃有亲,且极近。行商要借官势,古今亦然。不仅如此,攀上这门亲,夏家估计也能从土豪跻身“上流社会”。这算盘打得,一点也不逊于薛家。薛夏两家同打的是“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的如意算盘,将来发生吞并与反吞并的火拼已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