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2012年清明开始研究《周易》,从2013年开始正式撰写《易经新论》一书,至2015年清明完成63万字的稿件,其中有655幅图表用以说明其结构与内涵。为了弘扬我国的古典文化,为了使学者与爱好者对《周易》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了提高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领域的地位,作者在网络上与大家共享本书内容。通过全新的角度与高度重新认识《易经》中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通过认识它体现的数学、哲学、逻辑与规律等,让这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放射出永世的光芒。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本人将在博客、天涯论坛、本部落的微信公众号“算命风水取名字”和部落的今日头条号“周易取名字”中以100多集的连载逐步发表主要论述和重要观点,希望广大《周易》爱好者与研究者指正。
声 明
一
本书没有任何封建迷信的色彩和内容,也没有一点宗教的色彩和内容,更绝对没有算命、巫蛊、邪教等内容。同时本书也没有涉台、涉藏、涉疆等内容。本书论述的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都是客观的规律,哲学的理论,人生的宗旨,行为的准则与自然科学的内涵等;宣扬的都是国家的伟大,古典文化的辉煌,民族的财富与先人的成就等;得到的是十大突破性的结论,这些结论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观念,突出了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突出了中华智慧在国际文化领域中的地位。
二
本书已经得到黑龙江省版权局的授权,欢迎有识人士引用或者转载,只是注明出处就好。如有达人提出任何指教或商榷,请回帖讨论,或和作者站内信联系(由于天涯社区规定不得放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因此想联系作者的请站内联系),也可以发电子邮件至1304233160@qq.com,作者定将诚心受教,修正和完善本书,使祖国的文化瑰宝更加完美无瑕,使人类的智慧结晶更加绚丽辉煌,在这里作者先衷心的说一声:谢谢。
作者:于雁鸣
————————————————————————————————————————————————————
每天学点周易知识,点击进入>>>“算命风水取名字”部落,手机用户请点击:>>>“算命风水取名字”部落
链接:http://groups.tianya.cn/m/list-116051-1.shtml
赏金:630
最高打赏: 在牛A和牛C之间(120.0) sunnyday3478(100.0) 算命风水取名字(100.0) 光影疏斜暗香袭(30.0) 01082880506(20.0) 我要上榜
最新打赏:
丞相太师录尚书事
01082880506
86858384
u_104263585
本宫在此
主持人李思思
yangyang3232
大大大头鬼
xiaolizedka
小娃娃学跑步
算命风水取名字
《易 经 新 论》目 录
前 言
第一篇 《易经》的基础理论
第一章 事物运动周期和理论
第二章 阶段运动理论
第三章 位置论
第四章 辩证法新论
第五章 时空新论
第六章 对《辩证唯物主义新论》的评价
第一节 对《辩证唯物主义新论》的书评
一、继承与超越—读《辩证唯物主义新论》有感
二、读《辩证唯物主义新论》
三、一部颇具独创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新论》
四、《 辩证唯物主义新论 》书评
五、可贵的探索与时俱进的创新之作
第二节 推荐《辩证唯物主义新论》的倡议书
《易经新论》与其它书籍二十个大不同
一、写作方式的十大不同
特点一:其他人研究《周易》是为诠释《周易》而研究,本书则不同,本书将研究《周易》作为一种实践与应用,是将本人所著的《辩证唯物主义新论》中的理论作为哲理,将这些哲理应用于研究《周易》的实践中,再经过实践检验《辩证唯物主义新论》中哲理的正确性与实用性,与其它书籍的方向不同、方法也不同,因此得到了与众不同的结果。
特点二:其他人研究《周易》没有自己的理论,甚至连通常的理论应用的也较少,即使应用也是零散的、片段的。本书则不同,《辩证唯物主义新论》中的理论是作者的理论,作者将其中的主要理论应用于研究《周易》,并且一以贯之,在《周易》中得到全面、整体的应用,揭示了《周易》的理论基础、结构基础与逻辑基础等根本起点、运动路径与最终结论等,与其他研究者的道路不同,因此得到的是只属于自己的研究结果。
特点三:将《周易》的文本和研究做一个大体的分类:《周易》的原著为原文本;早期对《周易》的研究文本为前文本;近代对《周易》的研究文本为后文本。现在《周易》的原文本已经不可见了,只好将《周易》中的《易经》部分视为原文本,而其它文本在流传中都存在谬误或偏差,本书精力比较集中,为了更准确、更接近于真实,所以本书只研究原文本,也就是只研究《易经》部分,对其它文本一概不予置评。
特点四:其他人对于《周易》主要着重于诠释,多数人在现有的基础上极力解释《易经》与《易传》的文字意义,这个解释是被动的,同时也是狭义的。本书则不同,本书着重对《易经》进行的是研究,着重寻求它的根本性原因与更高可靠性的依据,这是主动的探索与开拓,也是更开阔的视野。由于走的道路不同,因此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在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前所未见的许多深层次内容。
特点五:其他人研究《周易》基本是对每一卦或每一爻单独进行诠释,不能将它们与整体的运动和大的背景很好的联系起来,甚至有的人单独拿出一个字或一个词来解释,给人有盲人摸象的感觉。本书则不同,本书着重整体的概念和运动,首先建立的是整体的运动周期和大循环,然后严格按照周期运动的位置和意义、严格按照数学的方法确定每一卦的位置和意义。在此确定之后,就使每一卦甚至每一爻的意义与整体的运动紧密相连,使它们的位置意义、实际意义、前后卦和前后爻的联系清晰又明确,具有严格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所以本书得到许多不容置疑的确切结论。
特点六:其他人研究《周易》分成象数派与义理派两大派系,将《周易》的两大主要内容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本书则不同,在本书的全部内容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条是数理和象理,即数学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即是数学的模型与每一卦的卦象;另一条是哲理和义理,即哲学的内容和规律性意义,也即是事物运动的概括与每一卦的具体卦义。前者为变、为阳;后者为理,为阴,两者构成了一阴一阳的整体,两者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是缺一不可的。由于两者的融合为新诠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本书能够得到许多突破性的结果。
特点七:其他人研究《周易》,对一种状态或一种现象一般只能用一种解释方式。本书则不同,在本书的内容中,对一种状态或一种现象往往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解释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现象进行诠释,甚至有时可以用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的方式进行诠释。可以分别从哲理、数学、平面、立体、静止、运动等不同方面进行诠释,而得到的结论是统一的,这样更具有说服力,使人们得到对事物认识和理解的更深刻结果。
特点八:其他人研究《周易》,在还没有彻底了解其内容的情况下就下了结论,称其为卜筮之书或者是哲理之书。本书则不同,本书不急于下结论,而是集中精力研究其内容,把它的内容与涵义搞清楚了,它的性质自然就显现出来了。书中以哲理的方式,同时也是以数学的方式表达了事物运动的规律与周期,奠定了逻辑与预测的基础,使人不能否定它是一本卜筮之书;书中以不同的层次阐释不同的哲理,甚至每一爻阐释一条生活的哲理,奠定了卦义与爻义的基础,使人不能否定它是一本哲理之书。如此证明它即是卜筮之书又是哲理之书,使人们更能坚信它既是普世之书又是永世之书。
特点九:其他人研究《周易》是努力从文本中找出哲理或规律。本书则不同,本书是将当代的理论、规律与其文本相结合,如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斗争理论、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阳的概念和阶段,将《辩证唯物主义新论》的和谐理论、差异统一规律应用于阴的概念和阶段等,即检验当代理论的正确性,又上朔当代理论的前瞻性;即发掘古代文化的哲理性,又揭示古代哲理的广延性;同时注重它们的统一性,使当代理论与古代理论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并由此得到本书全新的诠释结果。
特点十:其他人研究《周易》是基于文本的字面意义,因此难于达到深层次的境界。本书则不同,本书以相关理论为基础,以现实存在为依据,经过深入思考与研究,得到许多暗涵的深层次的内容,得到许多与其它书籍内容的不同。
二、写作内容的十大不同
1、根据《辩证唯物主义新论》书中的理论与规律,建立起八卦、六十四卦、六爻的运动周期,揭示了卦序、爻序的理论基础;
2、根据二进制运算的规律与表示方法,纠正了其它书籍中的错误,建立起全部卦象的二进制表示方式,揭示了卦象与二进制的严格、完整的对应关系;
3、根据周期理论与二进制的数字关系,建立起01537624的基本规律,揭示了卦象运动的数学规律;
4、根据周期理论、二进制形式和基本规律三重基础,建立起六十四卦整体的新卦序,揭示了各卦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整体的运动次序,改变了以往卦序混乱与无规律的现象;
5、根据数学的规律与表示形式,建立起卦象的多重立体形式,揭示了卦象即《易经》的时空内涵;
6、根据卦象与立体结构的关系,建立起卦象的运动路径,揭示了卦象的不同运动和形态;
7、根据理论来自实践又必须能够指导实践的原则,建立起卦象和太极图的动态形式,揭示了《易经》与事物运动的紧密联系;
8、根据卦象在周期中、同时也是在数字排列中的位置,建立起对应的卦义与爻义,揭示了诠释卦义与爻义的位置基础;
9、根据卦义、爻义与它们的位置,建立起384个以上的哲理,即揭示了《易经》更宽泛、更深层次的内涵,又增加了受众群体;
10、根据周期理论和实际事物,建立起太极图图形和运动形式,揭示了太极图众多深层次内涵。
本书取得了双重成果。第一重成果是成功对《易经》进行了清晰的、明确的新诠释,其逻辑性、哲学性、科学性是以往的书籍不能比拟的,将《易经》的诠释提高到新的高度。第二重成果是通过上述的诠释得到了十个突破性认识,这些新认识打破了许多传统观念,可以极大地提升中华智慧在国际文化领域中的地位。这些新认识参见于雁鸣《易经》系列之四,《易经新论》的后记。
《易经新论》的后记
由前面的论述可知,《易经》的卦辞与爻辞讲述的都是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容,因此《易经》反映出它的社会属性;卦辞与爻辞通过阴阳、位置、规律等讲述的都是一条条的生活哲理,因此《易经》反映出的是哲学属性;二进制与众多图形、规律的应用反映出《易经》的科学属性;经过数千年的延续反映出《易经》的历史属性;因为它具有周期的规律性和预见性以及它还将在社会活动中持久地延续下去,所以反映出《易经》的未来属性。《易经》能够长久的流传与受到人们的尊崇,与它的这些属性是分不开的。
通过本书的诠释产生了两个突破,第一、本书中清晰、明确的内容,其逻辑性、哲学性、科学性是以往的书籍不能比拟的,将《易经》的诠释提高到新的高度,打破了《易经》研究的长期沉闷状态;第二、本书中诸多内容和结论打破了许多传统观念,得到承认后可以极大地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中的地位。这些被打破的传统观念是:
一、《易经》以一、二、四、八这样的梯次构成事物运动的结构,这个结构与《辩》书的理论运动结构相符,它们再相互结合,证明事物运动的四段式必然结构,这个必然结构否定了黑格尔的三段式结构,所以对传统哲学理论三段式结构的事物运动形式应该重新认识。
二、《易经》中娴熟地运用了二进制,所谓卦象与变化就是二进制数字的不同表示方式,这套二进制从表示方式到运算规律都是成熟的,这套成熟的二进制否定了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的说法,并且将二进制的产生时间提前了数千年,所以对传统观念二进制的产生应该重新认识。
三、《易经》中存在八段式和六段式的运动周期,它们都可以用图形表示出来,而不管哪种形式,它们都是以波浪形的形式发展,尤其是它们的前五段更可以作为现代波浪理论的理论基础,这些波形否定了波浪理论是近代艾略特发明的说法,所以对传统观念波浪理论的发明应该重新认识。
四、《易经》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知识,二进制与十进制、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静止图形与运动图形、排列与组合、斜率与规律等,而且这些数学内涵都发生在数千年前,这些内涵否定了中国对数学没有贡献的说法,所以对传统观念中国没有对世界数学做出贡献的说法应该重新认识。
五、《易经》中存在着众多的规律性,周期、事物运动规律、阶段性、基本规律、自然顺序、数字的顺序排列、排列组合等,而且这些内涵都发生在数千年前,这些内容构成了《易经》的逻辑基础,同时这些内容也否定了中国古代没有逻辑的说法,所以对传统观念中中国古代没有逻辑的说法应该重新认识。
六、《易经》中存在着大量的哲学思想,周期、阶段、位置、对立、差异、统一、阴阳、辩证、时空、祸福、进退、得失、平衡、中庸等,这些内容构成《易经》的主体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都发生在数千年前,这些内容构成了《易经》的哲学意义,同时这些内容也否定了中国没有哲学的说法,这些哲学内容远远早于古希腊的哲学学说,所以对传统观念中国没有哲学、哲学起源于古希腊的说法应该重新认识。
七、《易经》中存在着众多的属性,这些社会属性、哲学属性、科学属性、历史属性、未来属性等决定了《易经》在这些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因为《易经》具有这些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它是一套哲学与科学的体系,因此众多科学家受到它的启发,在相关方面做出成绩是理所当然的,是必然的结果,所以对传统观念中科学家偶然受《易经》启发才有所发现的说法应该重新认识。
八、《易经》中应用了重要的现代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辩证思想等,《辩》书的差异统一规律、位置思想等都在《易经》中起着基础与主导的重要作用,所以对现代理论与古代文化的内容、应用范围、它们的融合与相互关系等应该重新认识。
九、《易经》中存在着众多的哲理,传统诠释将六十四卦总结为六十四个哲理,本书则将每一爻总结为一条哲理,再加上不同层次间的哲理,形成三百八十四个以上的哲理,即揭示了《易经》更宽泛、更深层次的内涵,又强化了《易经》对所有人思想方法与现实行为的指导作用 ,同时扩展了受众群体,将《易经》的受众人群从单纯的研究者扩展到每一个人。所以对传统观念中《易经》的内容应该重新认识。
十、《易经》中存在的众多属性使人们看到中国悠久灿烂的思想文化,通过对它的深入揭示与理解,人们可以看到深邃的数学结构与内涵;可以看到物质的晶体结构、结构变化与性质变化等化学内容;可以看到运动、平衡、周期与循环等物理学的内容;可以看到与DNA相关联的生物学等内容;而大量存在的哲学内容则弘扬着奋斗和道德的不朽精神,诠释着哲理与规律的深邃内涵,为人类指引着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在精神层面引导着人们思想的提升与境界的升华。所以对传统观念中《易经》是中国思想文化总源头的说法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
根据《辩》书的理论,作者比较满意地诠释了《易经》,根据诠释后的《易经》,作者又丰富与完善了《辩》书的思想,不仅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也实现了用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又达到了用实践丰富理论的意外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根据惯例,在最后要感谢对本书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相关人员,作者也不想例外,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对《辩》书给予关注和大力支持的人员,感谢在倡议书上签名和撰写书评的专家学者,尤其是感谢黑龙江大学原副校长曹林教授,虽然年事已高,但他对创新精神的支持和对晚辈的扶持提携,使作者从心里感到温暖和亲切;然后感谢在作者的“经济危机”中给予大力支持的亲朋好友;最后感谢的是我的姐姐于雁玲及其家人,他们在作者的生活囧境中给予了无私的援助,姐姐的慷慨解囊和持之以恒的供给使作者能够埋头写作而不问生计,没有姐姐的鼎力相助就没有《辩》书的问世,也不会有本书的问世,所以在这里作者衷心的说一声:谢谢。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有一些内容作者感到很满意,但更多的时候是感到知识浅薄,甚至力不从心,因此在书中肯定存在缺欠或谬误,所以作者恳请所有的《周易》爱好者与研究者在看过本书之后,如果有任何商榷或指教之处可以回复1304233160@qq.com ,作者将认真拜读并诚心受教,修正和完善本书,使祖国的文化瑰宝更加完美无瑕,使人类的智慧结晶更加绚丽辉煌,在这里作者衷心的说一声:谢谢。
于 雁 鸣
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