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种人天福报的修持,我感觉我们既然来出家,最好都放一放,在了生死这个大问题上,多着着手。一个人能了生死了,天下的人都能得到安乐,就是所有的有缘人都有机会了,我们大家不用教善恶,哪个人都在说善说恶。有人说:我们特别在乎善与恶,行不行呢?可以的。在这个地方还是提倡一下,大家在了生死的大问题特别地用用心,真正的有力量了,你再去看看生死中的这种善与恶,我们就知道世尊说的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悲心,这个智慧的给予了。
所以说这个菩萨提的问题,也可能是现在学佛的人面对一个特别大的选择的问题了。很多人就把佛法世俗化了。什么叫世俗化了?就是说善说恶,说是说非,这不出欲界。你就是毕生修持,你连欲界都出不了,你把你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你所谓的善恶上,你这一生出离不了欲界。就是集其功德,欲界难出。何以故呢?我们是对待的心,对待的心就会产生欲:取的欲与舍的欲,爱的欲与恨的欲,这个是去不掉的。
我们到南传,会学到安般的修法,就是业处的修法,就是远离善恶,善恶是我们人生中面临最多最频繁的东西。但我们以出离心面对善恶,善恶就变得特别简单了。善就有乐报,恶有苦报。但这个善恶、这个苦乐是对待的,是对比而出来的。佛法里边出离的乐是大乐,是善中乐,恶中一样乐!善中觉悟,恶中一样觉悟!它超越了善恶的缠缚与困惑!在这种因果中不断的觉悟,产生觉悟的因果!要不然我们会沉浸在善恶的对比的苦乐中,被善恶苦乐左右着,这跟佛法没有太大关系了。世俗人不用学,都在这种苦乐中。我们会明白世俗因果,在世俗中,继续择善择恶的生存,多择善远离恶,这样在世间活得会更好一些,但是轮回难出。
为什么我们提倡念佛呢?印光法师在他的净土五经的一个序文中提出来:生死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啊!我们人寿要是八万四千岁,我鼓励大家拿出四万岁做善,拿出四万岁去修行,要不然我们生命太短了,这百岁我现在过一半了,我五十岁了,再一转眼这五十岁又过去了,不知道是善是恶了,所以,还是激励大家在出离生死的大事上下下功夫,教育子女,你的生死问题真正解决了,你一定真正的对得起自己的子孙了,对得起自己的儿女了。我们的生死大事没有解决,谁都对不起,不要说教育别人了,自身难保,轮回尚在!